核固体物理实验室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 (2015年11月) |
||||
姓名 |
类别 |
分类 |
在学状态 |
研究领域 |
张宪峰 |
博后 |
出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
多聚物的正电子研究 |
郗传英 |
博后 |
出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强磁场中心 |
双多普勒、脉冲慢束、量子点 |
孔 伟 |
博后 |
出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
辐射探测图象显示仪 |
成 斌 |
博士 |
出站 |
安徽核芯电子科技公司 |
数字化PAL/AMOC系统研制 |
陈 良 |
博士 |
毕业 |
BES 凝聚 |
|
熊 涛 |
博士 |
毕业 |
中山大学核工程师学院 |
脉冲慢正电子系统安装调试 |
郭卫峰 |
博士 |
毕业 |
合肥炮兵学院 |
碳纳米管和介孔材料 |
陈祥磊 |
博士 |
毕业 |
武汉中船重工集团719所 |
理论计算 |
张礼红 |
博士 |
D06 |
厦门奇赞光学有限公司 |
慢束和多孔材料 |
刘建党 |
博后 |
出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副教授 |
慢正电子束,Low-K |
阎新龙 |
硕士 |
毕业 |
四川585研究所 |
ZnO |
高传波 |
硕士 |
毕业 |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纳米管、脉冲束 |
于 洋 |
博士 |
毕业 |
德国联合培养,播过博士学位 |
量子点、半导体纳米线 |
张礼楠 |
博士 |
毕业 |
北京中国机械生产力促进中心 |
焊接材料、双多普勒、费米面 |
任红凤 |
硕士 |
毕业 |
美国 伊利诺伊大学 |
GaN |
郝颖萍 |
博士 |
毕业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航空薄膜材料 |
段 琛 |
博士 |
D09 |
环境放射性探测 |
|
章征柏 |
硕士 |
毕业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核反应堆结构材料 |
楼 杰 |
硕士 |
毕业 |
中国电力投资公司 |
探测技术 |
张良平 |
硕士 |
毕业 |
二炮 |
辐射技术 |
程明福 |
硕士 |
毕业 |
二炮 |
探测技术 |
许文贞 |
博士生 |
毕业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Muon束技术 |
许红霞 |
博士生 |
毕业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慢束技术 |
曹童童 |
硕士生 |
毕业 |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 |
探测技术 |
张 杰 |
博士生 |
毕业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正电子理论与实验 |
安 然 |
博士生 |
毕业 |
武汉中船重工集团719所 |
2D-PAS探测技术 |
刘艳芬 |
博士生 |
毕业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MuSR谱学技术 |
张丽娟 |
博士 |
毕业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脉冲慢正电子束技术 |
李 强 |
博士 |
毕业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正电子湮没技术及其应用 |
黄世娟 |
博士生 |
毕业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正电子理论 |
樊小娟 |
博士生 |
毕业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
正电子湮没技术在生物上的应用 |
谭宗泉 |
博士生 |
D12 |
创业 |
Muon物理 |
张文帅 |
博士生 |
D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中心 |
正电子理论 |
谷冰川 |
博士生 |
D12 |
|
正电子计算 |
李 俊 |
博士生 |
D13 |
|
低能正电子理论与计算 |
肖 冉 |
博士生 |
D13 |
|
超导MUON子束的设计 |
徐菊萍 |
博士生 |
D13 |
|
磁性材料研究 |
丛龙瀚 |
博生生 |
D13 |
|
正电子信息处理与MUON信息处理 |
倪晓杰 |
博士生 |
D14 |
|
Muon束流与探测技术 |
郭俊清 |
博士生 |
D14 |
|
AMOC探测技术 |
叶 润 |
博士生 |
D14 |
|
正电子探测技术 |
秦建国 |
博士生 |
D13 |
联合培养, 九院 |
核物理与核反应 |
葛雯娜 |
硕士生 |
M13 |
|
正电子探测技术 |
汪 美 |
硕士生 |
M14 |
|
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 |
潘子文 |
硕士生 |
M14 |
|
Muon探测技术 |
韩小溪 |
硕士生 |
M14 |
|
探测技术 |
孟 飞 |
硕士生 |
M15 |
|
|
黄子晏 |
硕士生 |
M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