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多处理机的主要特点包括:
  (1) 结构的灵活性。与SIMD计算机相比,多处理机的结构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它可以同时对多个数组或多个标量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这要求多处理机能够适应更为多样的算法,具有灵活多变的系统结构。
  (2) 程序并行性。并行处理机实现操作一级的并行,其并行性存在于指令内部,主要用来解决数组向量问题;而多处理机的并行性体现在指令外部,即表现在多个任务之间。
  (3) 并行任务派生。多处理机是多指令流操作方式,一个程序中就存在多个并发的程序段,需要专门的程序段来表示它们的并发关系以控制它们的并发执行,这称为并行任务派生。
  (4) 进程同步。并行处理机实现操作级的并行,所有处于活动状态的处理单元受一个控制器控制,同时执行共同的指令,工作自然同步;而多处理机实现指令、任务、程序级的并行,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处理机执行着不同的指令,进程之间的数据相关和控制依赖决定了要采取一定的进程同步策略。
  (5) 资源分配和进程调度。

  11. 如果多处理机系统以峰值速度运行时,所有处理机都在做着有用的工作,并且忽略通信开销,那么N台处理机所构成的多处理机系统其效率和性能应该是单个处理机的N倍。实际上,由于以下原因,多处理机的峰值性能很难达到:多处理机间的通信延迟;处理机间的同步开销;没有足够多的任务时,若干台处理机处于空闲状态或执行无关工作;系统控制和操作调度所需的开销。多处理机的性能很大程度依赖于R/C比值,其中R代表程序的执行时间,C代表用于通信的开销。常见的多处理机性能模型包括:基本模型、随机模型、通信开销为线性函数的模型、完全重叠通信的理想模型、具有多条通信链的模型等。

  12. 多处理机系统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多向量处理系统,以CRAY YMP-90、NEC SX-3和FUJITSU VP-2000等为代表;第二是基于共享存储的多处理机系统(SMP,shared memory mulptiprocessors),如SGI Challenge和Sun SparcCenter 2000;第三类是基于分布存储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MPP),比如Intel Paragon、CM-5、Gray T3D等;第四类是机群系统。

  13. 互连网络基本概念
  (1)互连网络
  互连网络是一种由开关元件按照一定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构成的网络,用来实现计算机系统内部多个处理机或多个 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
  (2)互连函数
  为了反映不同互连网络的连接特性,每种互连网络可用 一组互连 函数来描述.如果将互连网络的N个输入端和N个输出端分别用0,1,2,...,N-1来表示,则互连函数表示相互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或者说,存在互连函数f,在它的作用下,输入i应与f(i)相连, 这里

  .表示互连函数常用两种方法:函数表示法和输入输出对应表示法. 基本互连函数有如下几种
   恒等置换
   交换置换
   方体置换
显然这是上述交换置换的一般情况。
   均匀洗牌置换


   蝶式置换
同样可以定义子蝶式和超蝶式置换。
   位序颠倒置换
同样也可以定义子位序颠倒置换和超位序颠倒置换。
   移数置换
   加减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