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计算机网络中会出现四种通信模式:
  (1) 单播(unicast)模式对应于一对一的通信情况,即一个源结点发送消息到一个目的结点。
  (2)选播(multicast)模式对应于一到多的通信情况,即一个源结点发送同一个消息到多个目的结点。
  (3)广播(broadcast)模式对应于一到全体的通信情况,即一个源结点发送同一个消息到全部结点。
  (4)会议(conference)模式对应于多到多的通信情况。
  所有的各种模式都可以顺序地多次使用单播来实现,或者如果不会发生源冲突的话,甚至也可以同时用多个单播来实现。实现这些多目的模式必须使用特殊的硬件或寻径方法。

  通道流量(channel traffic)和通信时延(communication latency)是描述效率常用的两个参数。通道流量可用传输有关消息所使用的通道数来表示。通信时延则用包的最长传输时间来表示。
  优化的寻径网络应能以最小流量和最小时延实现有关通信模式。然而,这两个参数并不是毫不相关的。达到最小流量同时不一定能达到最小时延,相反的情况也是如此。
  这与所使用的交换技术有关,在存储转发网络中时延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在虫蚀寻径网络中流量对效率的影响则更大。
  下面讨论网络连接计算机中的选播和广播。
  图10.39是在3×3网格上实现的选播寻径。源结点用S表示,传送一个包到标号Di的5个目的结点。这里,i=1,2,…,5。目的结点为5个的选播可以用5次单播来实现,如图10.39a所示。X-Y寻径的流量需要用1+3+4+3+2=13条通道,到D3的路径最长,所以时延是4。
  选播还可以用下述方法实现,即在一个中间结点上复制所传送的包,然后把该包的多个拷贝送到目的结点,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通道流量。
  图10.39b和10.39c给出了两种选播寻径模式,流量分别为7和6。在虫蚀寻径网络中,用图10.39c的选播寻径模式比较好。在存储转发网络中,则用图10.39b的寻径模式比较好,而且时延较短。
  使用一棵4层的生成树可以把一个包从结点S广播到所有的网格结点,如图10.39d所示。到达树第i层上结点的时延为i。这种广播树产生的时延和流量都最小。

图10.39 3×4 网格计算机上的多次单播、选播模式和广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