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 USTC 001139

授课老师:陈仁杰 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最新公告

课程时间

周一上午3,4,5节 (9:45-12:10)

上课地点

东区第2教学楼211

教学团队

授课教师:陈仁杰

助教: 杨萱泽 王曹励文

课程安排

课次 日期 课程内容
第1讲 2.24 课程介绍
第2讲 3.3 简化与抽象
第3讲 3.10 图与网络
第4讲 3.17 矩阵分解
第5讲 3.24 最优化
第6讲 3.31 拟合

课程简介

数学模型能够描述各类现实情境,提供独特的信息与洞见。数学建模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工具。

课程目标

模型构建

  • 发展并构建适用于不同问题的模型
  • 分析现有模型的基本假设
  • 研究特定问题以了解现有解决方案的进展

技能培养

  • 运用建模过程将问题情境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 使用多种数学资源和工具研究问题
  • 合理运用技术辅助问题解决

作业要求

  • 按时完成: 所有学生需在规定日期前完成作业。
  • 提交内容: 包括学号、姓名、作业编号或名称、源代码及相关文档。
  • 编程作业评分标准: 程序正确性; 输出结果充分证明正确性; 符合标准的内外部文档; 算法高效性与数据结构合理性;鲁棒性:程序需在所有极端或异常输入组合下正常运行; 创新性:界面、实现方式、风格等方面的创新
  • 评分标准:程序正确性、输出验证、文档完整性
  • 迟交政策:每日扣除25%分数
  • 对成绩有异议,请在作业发回后两周内联系助教,逾期不予更改。
  • 用户交互: 提供选项,让用户选择内部测试或交互界面; 解决程序限制,如设计特殊语法(转义序列)避免程序意外退出
  • 可视化: 展示数据结构中数据的存储位置和值,辅助调试
  • 测试: 模拟真实输入条件,使用随机数生成器; 密集测试数据结构的创建、使用和销毁,确保无内存泄漏; 自动化测试,覆盖尽可能多的场景
  • 效率: 如何使界面更自然?如何提高运行速度?如何减少内存/磁盘占用?是否充分测试?能否通过真实场景或极端情况测试?

作为本课程学生,需以专业态度对待学习。

有限合作政策: 除非特别说明,所有作业和编程练习均为个人任务。提交的作品需体现个人能力。但鼓励学生就课程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需遵循以下准则:

  • 可与同学讨论作业和编程问题的思路,但不能共同撰写解决方案或代码。禁止复制或查看他人作业,也不得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业。
  • 谨慎接受帮助:过度依赖他人可能导致对自身能力的误判。
  • 谨慎提供帮助:避免直接给出完整答案,尝试引导对方独立解决问题。
  • 无义务帮助他人:如感到不适,可建议对方咨询教师。

其他资源